索菲亚22冬M7班

索菲亚22冬M7班 扫二维码继续学习 二维码时效为半小时

(0评价)
价格: 免费

第三部分

建立与希望行为增加的程序

第九章 差别强化

一、定义

强化积极行为的出现频率并降低消极行为发生频率的行为学手段

例如:

护士: 威廉太太抱怨   不与关注

           谈论积极            关注

结果:威廉太太少抱怨 ,更谈论积极    

二、差别强化的条件

  1. 要提高某一行为频率
  2. 该行为偶尔出现过
  3. 能否有强化刺激

三、怎样确认强化刺激

  • 观察实验对象并寻找喜欢的物品
  • 观察实验个体的高频率发生的行为:玩什么
  • 向实验对象、父母及老师询问
  • 采用强化刺激调查卷
  • 展示可能的强化刺激:选
  • 操作性反射中偶尔可能出现的可能强化刺激:玩中观察

四、 差别强化的运用步骤

  1. 定义要使其发生率提高的目标行为
  2. 定义消极行为
  3. 确定强化刺激
  4. 即时并持续地强化目标积极行为
  5. 消除对消极行为的强化刺激作用
  6. 当目标行为持续出现时,运用间歇强化
  7. 使差别强化泛化

五、举例运用差别强化

老师让杰森做作业

治疗:差别强化方法1/差别强化方法2

误用练习:

1. 应当扩大训练范围 (不同社交场合)

2. 必须是出现过的行为 (狗的行为)

第十章、塑造

一、定义

用来培养一个人目前尚未做出的目标行为的手段

二、运用塑造的程序:

  1. 定义目标行为(过去无)
  2. 判定塑造是否是最合适的手段
  3. 确认起始行为(可以做的)
  4. 选择塑造步骤(连续趋近动作)--一点点变
  5. 选定每一个趋近动作的强化刺激
  6. 逐渐地强化每一个趋近动作
  7. 以合适的速度进行各个步骤

注意 :塑造可能培养出问题行为

三、误用练习

1. 要相对简单的行为。(塑造不适用于复杂,需要高技能的行为)

2. 做过的行为,不适宜用塑造的方法,用差别强化

3. 强化物要即时

第十一章 刺激控制的促进和转移 

在学习训练过程中

一、促进

1. 概念:在行为之前或之中给与刺激,有助于该行为发生与强化

前提                 行为            促进

投球时              击到球        击到球得表扬

结果:更多的击到球

2. 促进的方法

(1)反应促进(学车):

  • 言语促进:提示
  • 姿势促进:亲自教;作出一个姿势
  • 模仿促进:示范,跟着学
  • 躯体促进(指导):手把手

(2)刺激促进:

  1.  刺激内促进:

            把有效刺激SD扩大,显著

  1. 刺激外(附加)促进:

          增加一个刺激

          如:背面有答案

二、渐消

  1. 定义

逐渐去掉促进,直到没有任何额外刺激时,行为也能发生

  1. 举例 

无促进时,也能击到球

即:强化(表扬)去掉也能有球会击

如何逐步去掉促进帮助:

老师出示单词卡:

  1. 说出整个词
  2. 说出前半个词
  3. 说出第一个音
  4. 什么都不说

三、刺激控制的转移

1. 定义

在没有任何帮助下,正确反应能在适宜时出现。(从促进转移到自然的有效刺激状态,完成行为学习)

2. 方式

(1) 促进渐消: 反应促进(4种)逐渐消失

(2)促进延迟:

当SD出现时,促进延迟出现,为非促进反应的发生提供机会

(3)刺激渐消:

刺激促进逐渐消失:如背面提示

四、 促进和刺激控制的转移时,应注意以下指导原则

  • 选择最恰当的促进方法
  • 抓住学习者的注意力
  • SD的呈现以适宜的方式
  • 对正确的反应进行强化
  • 运用渐消或促进延迟的方法将刺激控制转移到自然的SD
  • 继续强化正确行为使之得到保持

六、误用练习

1. (婴儿学语)

促进,渐消 --- 对有能力的人

--应当用塑造的方法

2. 对于孩子不愿干的事

--应当用差别强化的方法

第十二章 链接

一、 定义

  1. 教给个体完成行为链的方法叫做链接
  2. 行为链,又叫刺激-反应链,是由两个以上的刺激-反应步骤组成的
  3. 链接时用促进和渐消技术对行为链的各部分进行训练

二、任务分析

对行为链的各个刺激和反应步骤进行区分:

  • 观察别人
  • 请教
  • 自己做

三、方法

  1. 逆向链接:首先教最后一个行为
  2. 前进链接:首先教第一个行为
  3. 完成任务呈现:每次学习尝试都对整个行为链进行促进
  4. 写下来的任务分析:学习者文本促进的方法对行为链的每一个步骤进行促进
  5. 图象促进:学习者用图象的方法对行为链的每一个步骤进行促进
  6. 自我指导:学习者背诵自我指导语(言语促进)来促进行为·链中的每一个步骤

注意:正确运用链接技术

  1. 确定链接是否合适
  2. 进行任务分析
  3. 学习能力基本评估
  4. 选择要用的链接方法(6种)
  5. 链接的实施
  6. 继续强化

四、练习

1. 学字母表-分块

语言促进

第十三章 行为技能训练

一、定义

让学习者看到什么是正确的行为,进行生动的象征性的示范的训练

二、行为技能训练的步骤

  1. 示范
  2. 指导
  3. 演习
  4. 反馈

示范

如:防诱拐片

  1. 示范应有成功的结果
  2. 示范人地位高
  3. 复杂与人的能力相当
  4. 应注意力集中看
  5. 尽可能多重复
  6. 认真模仿演习

---

四、 集体行为技能训练

五、如何运用

第二十一章 正性惩罚与道德

一、定义

依照问题行为的发生,提供厌恶事件,从而使问题行为未来的可能性降低,成为正性惩罚

 

 

 

 

[展开全文]
蔡耀忠 · 2023-03-22 · 0

七、影响惩罚效果的因素

1. 直接性:如果一个刺在行为之后立刻出现,那么它作用因素的效果会更大

2. 一致性:如果刺激的出现与行为相一致,那么它作为惩罚因素的效果会更大

3. 已形成事件:有些先行事件会在某个具体时间内使一个刺激作用,惩罚因素的效果更大

4. 后果的特征:惩罚因素因人而异。总的说来,强度越大的负性刺激作为惩罚刺激的效果越大。 

八、 与惩罚的使用相关的问题

  • 对惩罚的情绪反应
  • 逃避和回避行为的形成
  • 使用惩罚时出现的负性强化
  • 对惩罚使用的模仿
  • 道德问题

正性负性惩罚的例子

第七章、 刺激控制:刺激辨别和刺激泛化

一、刺激控制的定义

如果操作性行为更可能在某一个特定的前提或某个场景群体中的一个场景出现时发生,那么这个行为就是受到了刺激控制

二、刺激控制举例

1.  电源指示灯--使用电钻

2. 一个人对他的妻子说“我爱你”

3. 红灯时,你停车,绿灯时,你前行

4. 你向朋友而不对父母讲黄色笑话

5. 电话铃声响起-接听电话-与人对话

三、 刺激控制的形成:刺激辨别训练

1. 可辨别刺激(SD): 行为得到强化时出现的前提(有效刺激);

2. 先行刺激 S-Delta (S ): 行为不被强化时出现的刺激(无效刺激)

3. 刺激辨别训练:特定前提(可辨别刺激)出现时,行为得到强化的过程

4. 实验室中的辨别训练

红灯/绿灯  --鸽子啄击钥匙 ---得到食物/得不到食物

结果:鸽子只有在红灯亮时才啄击食物

5. 刺激辨别训练的特性

三段一致性:前提、行为与后果的一致

行为只有在特定前提出现的情况下得到强化或惩罚

四、 刺激泛化

当刺激控制非常广泛或者当行为发生在与最初的有效刺激(SD)相似的新的前提出现的时候,我们就将其称为刺激泛化。

例子: 交通灯;

红灯---踩刹车 (停车)

粉红色灯 (新)---踩刹车 (停车)

第八章 反应性条件反射

实验:反应性的条件反射 (狗的唾液的条件反射)

铃声,肉片--唾液

铃声+唾液

一、 反应性条件反射抗建立与消退

第一阶段: UCS ---UCR

                  (食物)--流唾液)

第二阶段: UCS        +    CS -------UCR 

               (食物) +(节拍器)-(流唾液)

第三阶段 :CS ----CR

                 (节拍器)--(流唾液)

第四阶段 CS ---CR

              (仅节拍器) -消退(无流唾液)

1-3 发病--4 治疗

二、高级条件反射

中性刺激伴随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

CS1 ---CR

CS2 伴随CS1 --CR

三、 刺激的时间顺序

  1. 滞后条件反射
  2. 回溯条件反射
  3. 同步条件反射
  4. 后置条件反射

四、条件情绪反应(CER)

  1. 定义:通过反应性条件反射产生的情绪反应。
  2. CER有可能是正性的(如高兴),也有可能是负性的(如害怕和焦虑)

五、影响反应性条件反射的因素

  • US和CS之间的时间关系
  • US和CS之间的一致性
  • 共同作用的次数
  • 以前对CS的体验

六、操作性条件反射

桑代克 ---猫的实验

斯金纳--将猫用鸽子取代实验

七、区别

反应性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

前提刺激引起               结果决定

生物性为基础               个体本身释放

CS与US共同出现          特定反射之后出现

消失:US不再伴随CS   反射不再被强化

[展开全文]
蔡耀忠 · 2023-03-20 · 0

实战练习 (个案分析)

治疗师接听一位想自杀者的电话

  1. .(想多听一些你想自杀的感受)延缓自杀的作用--干预的策略
  2. 同感技术--内容,感受,程度
  3. 拉近关系 (治疗师不能自大)
  4. 接纳,理解
  5. 自我表露技术(我也有艰苦的经历)
  6. 进一步询问,关怀,深入到来访者心灵深处
  7. 回应太直白,不柔和,不那么舒服
  8. 回应太直白
  9. 接近同感
  10. 自我表露技术
  11. 接纳
  12. 西方的一种文化(神)
  13. 承诺,不让事情向坏的方向发展
  14. 一般化技术 (你并非唯一想自杀的人)
  15. 阻止行为
  16. 换位思考-同感
  17. 全面
  18. 延缓
  19. 当他不说话时,他处于模糊状态,下达一个行为命令

四、逃避行为和回避行为

1. 定义

逃避行为:行为发生导致已经存在的一个负性刺激的终止

回避行为:行为的发生阻止某种负性刺激的出现

当面临生活中的问题时,回避更有意义。

当面临灾难,应急,面临打击时,回避更加重要,增加了可控性,可预测性,是应急的重要手段。回避来得早一点,应对灾难

五、 条件强化刺激和非条件强化刺激

1. 非条件强化刺激:自然的正性和负性的强化刺激物。

这些刺激的发生不需要条件或训练。

非条件强化刺激有时也称作基础强化刺激。

因为它们具有生物学价值。

例如:食物、水、性

2. 条件强化刺激:又称次级强化刺激,是指通过与一个非条件强化刺激或者一个确定的条件强化刺激配合,变成确定的强化刺激的中性刺激物(中性刺激物是指目前并不具有强化刺激功能的刺激物,即,它并不影响所跟随的行为)。

例如:关注、钱、仪器声

六、影响强化效果的因素 (动物表演)

1. 直接性:立刻发生

2. 一致性:刺激与行为一致

3. 已形成事件:剥夺和其他事件

4.结果的特征:因人而异

七、行为强化程序

1.固定比例:一定数量反应后刺激,高比率行为,强化后有停顿 (每月发工资)

2.可变比例:在不定数量反应后刺激,高比率且稳定行为,强化后无停顿 (赌博)

3. 固定间隔: 在一定时间间隔后对第一个反应提供刺激,低比率行为后升高

4。 可变间隔: 在不定时间间隔后对第一个反应提供刺激,中等偏低比率行为。

第五章 行为消退

一、行为消退的定义

1. 一个以前被强化的行为

2. 不再导致具有强化作用的结果

3. 并且,因为这个原因行为在将来不再发生。

* 并不意味忽略目标行为,而是移除强化刺激 (如,行窃)

二、 消退爆发

当行为不再得到强化时,会产生如下的结果:

  • 行为的频率、持续时间或者强度可能暂时的增加
  • 可能发生异常行为
  • 可能发生情绪反应可能发生侵犯行为

三、自发恢复

行为可能在停止发生一段时间后又再次发生。

如无强化刺激,行为不会发生太长时间。

四、行为消退的程序性差别

行为消退的程序变化

  • 行为之后正性强化刺激不再被增加
  • 行为之后负性刺激不再被减少。

六、影响行为消退的因素

1. 行为消退之前的行为强化程 (减少阻抗)

行为消退之后的强化程序(否会自发恢复)

第六章 惩罚

一、惩罚的定义

1. 一个具体行为发生了

2. 这个行为之后立刻跟随着一个。

3. 于是,将来这个行为不太可能再次发生(行为被弱化了)

二、惩罚举例

行为治疗惩罚跟平时说的惩罚不一样

三、正性惩罚

1. 一个行为的发生

2. 这个行为之后立刻跟随着一个刺激

3. 于是, 将来这个行为不太可能再次发生

原理:普利马克原理:

当一个人被迫从事与某个高可能的行为相关的低可能的行为时,高可能的行为的频率会降低。

攻击(高)--- 坐地板(低)

四、负性惩罚

1. 一个行为的发生

2. 行为之后立刻跟随着一个正性刺激的消除(如停零花钱)

3. 于是,将来这个行为不太可能再次发生

五、 非条件和条件惩罚因素

1. 非条件惩罚因素: 具有生物学上意义的刺激物

如: 冷、热

2. 条件惩罚因素: 与非条件惩罚因素或其他已经存在的惩罚因素配对的刺激物

如: “不”、 罚单

六、 行为强化与惩罚

行为后果:刺激物出现/移除刺激物

                  正性强化/负性强化

                   正性惩罚/负性惩罚

结果:行为增加/行为减少

例子:

 

 

[展开全文]
蔡耀忠 · 2023-03-19 · 0

第三章、用图表记录行为和测量变化

图表的组成部分

  1. X 轴和Y轴
  2. X轴和Y轴的标志
  3. X轴和Y轴的数字
  4. 数据点
  5. 阶段线
  6. 阶段标志

二、 研究设计

1. A-B 设计:一个基线期和一个治疗期

2. A-B-A-B设计:两个基线和治疗期,相同主体与行为

也称为反向设计

(1) 行为无危险,(2)因素相关

3. 多基线设计

(1)多基线跨主体设计:两个或以上的主体,错开进行 (护士换手套-不同护士)

(2)多基线跨行为设计:两个或以上的行为,错开进行 (一个人社交技能提高-问问题,肯定别人频率,目光交流,表达情感)

(3)多基线跨环境设计:两个或以上的环境,错开进行

4. 交替治疗设计:(儿童观看暴力影片和暴力行为)

改变基线期和治疗期,

5. 改变标准设计:(吸烟量改变-行为改变)

单一主体,在治疗期改变行为标准 

三。 误用练习

1. 例子:自我管理-增进每周跑步锻炼 

(怎样设计图表,放在哪里?)

2. 例子:公司破产-顾问公司设计了激励体制,工作效率提高了。

A-B-A-B研究设计--不合适 (对群体,对社会有影响,企业盈利有问题)

3. 例子:医生帮助大学生们提高社交能力

(三种社会行为:开始交流、回答问题和微笑--多基线跨行为设计-记录,同时干预-记录)

--不能同时

第二部分 基本原则

第四章 行为强化

一、 行为强化的定义

1. 一个具体行为的发生

2. 有一个直接结果紧随着这个行为

3.这导致了这个行为在将来被加强了(这个人可能在将来再次从事这个行为)

行为-结果-行为被加强

二、行为强化的例子

1. 孩子晚上上床后哭闹行为-母亲到房间安慰,结果,哭闹更频繁

孩子的不良行为是被父母不经意地强化的结果

2. 妇女等车下雨撑伞-雨点没有掉在身上- 结果下雨总撑伞

3-8. 例子 (二种强化)

三、正性和负性强化

1. 正性强化的定义:

  1. 一个行为的发生
  2. 随之出现刺激增加或刺激强度增加
  3. 导致了行为的增强

2. 负性强化的定义

  1. 一个行为的发生
  2. 随之出现刺激移除或刺激强度的降低
  3. 导致了行为的增加

 

 

[展开全文]
蔡耀忠 · 2023-03-18 · 0

第一部分 行为测量

第二章 行为的观测与记录

一、 定义目标行为

举例:

  1. 发脾气
  2. 学习
  3. 坚持
  4. 口吃
  5. 性交痛
  6. 恋物症

都必须具体地把它限定在一个外显的行为

二、记录的准备工作

1.观察者

2. 记录的时间与地点

三、选择记录方法

1. 连续记录: 记录一个观察阶段中每一次行为的出现。可以用来记录频率、持续时间、强度或潜伏期

2. 结果记录:记录行为发生带来的切实的结果或持久的成果

3. 间隔记录: 在一个观察阶段里各连续的时间段中记录行为出现或不出现

4. 时间样本记录: 在一个观察阶段里不连续的时间间隔(时间样本)中记录行为的出现与不出现

四、选择记录工具

1. 数据表

  • 频率资料表
  • 持续时间资料表
  • 间隔记录资料表

2. 计数器

3.秒表

4. 硬币

5.猎犬珠

6. 步数器

五、观察反应与观察者信度

1. 被观察者反应:尽可能减少办法: 习惯,观察对象不知时

单向玻璃(一面是镜子)、参与

2. 观察者信度(IOR)

比较两个观察者的记录结果中相同部分的比例

IOR 应大于80%

低频率/高频率乘以100%

六、误用练习

1. 例子:女孩上课时捻头发

这个行为记录计划的错误之处在哪里?(及时记录)

你将如何改进这个计划?

2. 例子 :男子帮助自己减少吸烟量的自我管理计划

3. 下面是学生们自我管理计划中一些目标行为的定义,他们当中有哪些错误?

  • 发脾气
  • 过量进食 (正确的量)
[展开全文]
蔡耀忠 · 2023-03-17 · 0

行为治疗 --北医 胡佩诚

精神病医院最多雇用的人员--行为治疗师

工具书--《行为治疗纠正的原理与方法)胡佩诚翻译的书

 

第一章 绪论

一、人类行为的特征

1. 人们说的与做的

行为是人们说出来的和做出来的事

2. 一种以上测量尺度

3. 可观察与记录

4. 对环境有影响

5. 受规律支配

6. 公开或隐蔽

什么是行为?

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

什么是行为治疗?

以行为学习理论为指导,按一定的治疗程序。来消除或纠正人的不良行为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三、行为治疗的人性观

1. 人是被环境和遗传决定的反应式有机体

2. 人既是生产者,也是环境的产物

3. 人的行为是有规律的,

4. 人的行为是学来的。

四、行为治疗的特点

1. 研究集中于人的行为

2. 行为学原理为基础

3. 强调当前环境事件

4. 由日常生活人们实践

5. 程序精确描述

6. 强调行为改变的测量

7. 强调自我管理技能

8. 程序具有弹性

9. 不重视问题的原因

10. 不对潜在动因进行假设

五、 中国古代的行为治疗

南宋名医-张从正 (中医)

《儒门事亲》:

成功地治疗了一妇人的“恐惧症”

六、行为治疗的历史发展

1953年:美国的斯金纳提出“行为治疗”

1958年:南非的奥尔普《交互抑制心理疗法》

美国: 三个学会,20多种杂志。

七、 行为主义学派代表

代表人物之一

华生 J.B. Watson (1876-1958)

1913年:《一个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

人是可以塑造的

八、应用领域

  1. 精神疾病(包括性变态)
  2. 教育(包括性教育)
  3. 康复治疗 (性治疗)
  4. 社区心理
  5. 临床心理
  6. 商业、工业
  7. 自我管理
  8. 儿童管理
  9. 预防医学
  10. 运动心理学
  11. 老年医学
  12. 吸烟与酗酒
[展开全文]
蔡耀忠 · 2023-03-17 · 0

2. 同感

同感的回应是指治疗师对当事人的内心世界有正确的了解,如同感受自己一样,并将自己感受了解到的传达给对方。

要达到同感,治疗师必须放下自己个人的参照标准,设身处地地从当事人的参照标准看待和感受事物,无条件接纳当事人的感情,态度,并且能够通过语言与非语言的形式表达出自己对当事人的了解。

同感技术要达到的6个目标;

表现:

(1)体会患者的感受

(2)将感受向病人传达

(3)了解感受的意义

(4)放在当事人的地位尝试感受

(5)协助患者表达、探索与了解

(6)不同于同情(居高临下)

个案分析

分析的三要素:内容,感受,程度

罗杰斯的视频--共情,同感,非指导性治疗

 

眼动治疗 (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nd Reprocessing, EMDR)

美国Shapino

-- 1987年发现,

-- 1990年传播

-- 2005年大奖

Alternatives: uncovere--另类医学指南 (眼动治疗)--视频分享

一、理论基础

  • 锁定
  • 活化 (消除神经系统的记忆)

二、常用术语

  1. 负性认知与正性认知(对自我的,不牵涉第三个人)
  2. 主观不适度(SUDS)(自己内心感到不舒服的指数 0-10)
  3. 认知效度 (自己战胜能力的高低 1-7)
  4. 图象 (可怕的图象)
  5. 躯体感觉

三、基本程序

1. 诊断性访谈

  1. 了解信息 (包括负性认知)
  2. 必要的支持与认知改变,
  3. 指导语:当一种创伤发生时,可以看作是这种创伤与当时的场景,声音以及感觉等一起被“锁定”在神经系统中,在EMDR中,我们所做的工作可以被看做是解开神经系统的“锁定“状态并使大脑对创伤经验再加工的过程,眼动正在帮助处理一些无意识的内容。因此,你的大脑能处理那些信息,治愈你的创伤。

2. 准备

  1. )距离 (治疗师的手与治疗者眼睛距离)
  2. ) 停止信号 (举左手)
  3. 图象 (找出图象)
  4. 测评SUDS及VOC值

3. 脱敏

  1. )正性经历 
  2. )图象
  3. )眼动
  4. )评价 (再次测评SUDS及VOC值
  5. )总结 (不能回家做,只能在治疗室做)

四、适应症

PTSD:创伤/灾难后的心理康复:

地震、交通事故、被强奸、被盗等

3-4周一般有明显疗效

--必须经过训练

[展开全文]
蔡耀忠 · 2023-03-16 · 0

--性格判断测试

性格的曲线在中间位置上下波动的人最适合做心理治疗师。

--一个人成长怎么去规划,怎样训练自己 (14个方向)

1. 人生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知道自己是谁,我是谁?

2. 接纳自己的现状,现实,自己的优点,缺点,长处,短处。

3. 发展跟他人的关系,与他人联系,融入集体,融入社会,与他人的利益发生联系

4. 自我模块4个模块中最高层次的自我。意味着人要发展一种比关心更高一步地为他人付出爱的层次。让自我得到充分的发挥。

心理治疗师是充满爱的人,充满感情的人。丰富感情的人,愿意作出自我牺牲

5. 真诚的对人,真诚地与人建立关系。以真诚之心对待他人,说明你是个真诚的人,从而得到来访者的信任,又是表里如一的。

6. 静的状态- 去找一个安静的环境去思考(右脑),冥想,享受宁静,享受安静,用冥想去创造一种更新的的东西。

7. 顺其自然--心态,彻底放下的心态,但要认真去做

8. 要尝试新的事情,敢于创新,敢于超越自我。

9. 冒险

创造过程中是有艰难险阻的,要做好最坏的准备,做最艰难的准备

10。此时此地 (there and now)

活在当下的思想

11. 负责任

什么性格的人最长寿-- 谨慎,尽责

性格的四大方面--态度,情绪,理智,意志

12. 跟大自然融为一体,亲近自然,尊重自然,走近自然,亲和自然。

13. 珍惜-珍惜生活的每一天

14. 人生自我实现 (马斯乐)

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实现自己的梦想,朝着自己的最高人生目标去迈进

5. 运用范围广泛

罗杰斯相信,以人为中心疗法中所指的治疗关系并不局限于治疗过程,“我长久以来已有一个信念,就是相信具有治疗功能的关系不过是人际关系中的一个例子。事实上我深信同样的法则是辖制着所有的人际关系。”

三、基本技术 (basic technique)

(一)治疗策略

1. 创造氛围

不追求特殊的策略和技术,而是把重点集中在创造一种良好的关系氛围,使当事人能够自由地探索内在感受。

2. 二种形式:

一是个别谈话治疗;

二是通过“交朋友”小组进行小团体治疗;

(二)常用技巧

在治疗的时候,使用的主要技巧就是倾听、开放式询问、情感反映、澄清、简洁具体、同感地回应、接纳、对质、尊重、了解、分享,释意、鼓励、自我表露等等。

突出的二个技巧:

1. 倾听

治疗师满怀热情投入地、认真地听,用当事人的眼光理解他,治疗师必须能够辨别当事人的感受,准确地听懂他们所传递的信息,以及反射出他们所欲沟通的深层涵义。

主动倾听不仅能使听者真正理解一个人,而且对于倾听者也有奇特的效果。

倾听的二个目标:

当倾听者发现他真正被人理解时,会出现一系列变化:

(1) 首先是觉得他终于能被人理解,消除了个人的孤寂感并表现出内心的感激之情,

(2)然后,似乎是得到了一种解脱,会谈出更多的心里话。这正是向康复转变的开始。

--例子

当事人:我很难去感受,有时候我搞不清楚我感到是什么。

治疗师:你时常未曾意识到你心头流过的是什么情感。

当事人:是这样。 我想当难以搞明白我感到什么,更不用说把那感受告诉别人了。

治疗师:所以,你也感到很难让别人懂得他们如何触动了你。

当事人:嗯,我总是把情感封闭起来,它们令人不安。

治疗师:不清楚你体验到什么情感,这令你不安,而假如你明白是什么情感,也令你不安。

当事人:有几分如此。。。。,在我小时候,如果我发脾气就会受到处罚,如果我哭闹,大人就把我塞到我的房间里,并告诉我不许哭。我记得有时候只是高兴和嬉闹,也有人告诉我别疯,安安静静的。

治疗师:所以很小的时候你就懂得,你的情感会招来麻烦。

当事人 :每当我刚刚开始感受到什么的时候,就什么也没有,或者弄得一团乱麻。就这样,我认为自己没有权利感到愤怒、性欲、欢乐、悲伤,或者随便什么。我只能做我的事,好好的,不要抱怨。

治疗师:你仍然相信,把你的感受封闭起来,不表露它们,这样更明智一些。

当事人:对!尤其是对我丈夫和孩子们。

治疗师:你的意思是说,你不让他们知道你内心的情况。

当事人:呃,我对他们对我的情感有兴趣这一点,太没有把握了。

治疗师:好像他们的确不在乎你内心的感受。(此时当事人哭了。)此刻你感到了某种东西。 

(当事人继续哭,一段沉默)

当事人:我感到好难过,好绝对。

治疗师:你看,现在你能够感受,也能向我谈论它。

在这段谈话中,当事人从模糊地触及自己的感受,到体验它,并向治疗者表达出来。

但接受它的工作还要进一步去做。

在治疗中,当事人常常习惯于弹射器,谈别人,谈“要是。。。。就好了”, 而有意无意地忽略自己的感受。治疗师则力图注意他(她)的内心感受,使谈话集中在探索情感体验上。

 

 

 

[展开全文]
蔡耀忠 · 2023-03-15 · 0

2. 自我的形成 

生活中5个我的游戏训练:(人生5样)

--生活中最重要的人或事,事不能超过2个

--让参与游戏的人说出为什么那5个人或事对你那么重要。

每一轮设计场景,去掉一个,最后只剩一个

游戏的目的:

1. 让治疗师们体验一次痛苦

2. 在体验中学会做选择

人生中自我形成的三个重要因素:

(1) 重要人物

(2)童年关注:

一个人健康的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其儿时能否得到积极的关注有关。

关怀、爱抚、同情、认可、尊重。喜爱等态度会使儿童感到温暖和满足,儿童天真和真实就能得到表现,健康的自我概念容易形成。

what do you prefer?

(3)价值条件:

  父母的关注往往是有条件的: 儿童的行为只有符合父母的价值观念,才会得到肯定,否则就会受到批判、斥责,甚至惩罚。

B. 常见问题:

---自我不协调

(1)发生:价值条件的反复出现,儿童就会将它内化为自我结构中的一部分,成为指导儿童行为的准则。

但此时问题就会发生:儿童迫于价值条件,往往会迎合父母或他人的评价,而拒绝对自身经验(如愿望和体验)的评价,于是和真实的自我就渐渐疏远,自我的不协调状态便会出现。

(2)解决

---理智而民主

当儿童有了过失的时候,父母并不因此而轻视、斥责和惩罚他,而是以诚恳的态度认可孩子的感情,同时又适当地指出他的过失行为会给别人和自己带来麻烦和伤害,儿童就不会因此出现自我不协调的状况。

(五)心理失调的原因

1. 自我不协调

当一个人自我和经验之间出现了不一致、不协调,个体否认或歪曲经验,就会导致焦虑、自卑或对人敌视、恐惧等适应不良的状态,出现心理失调。

2. 人际环境差

罗杰斯认为,人的许多变态行为和疾病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不适当的环境使人的潜能不能发展或向歪曲的方向发展。在这些不适当的环境中,最重要的是人际关系。

(六)具治疗功能的关系

1. 治疗关系的作用

治疗成功的关键是为当事人提供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就是说,在治疗的助人过程中,最具治疗功能的不是技术,而是治疗双方建立的关系

(1)促进心灵“探险”

如果治疗师和当事人之间能发展出一种相互信任、无条件地接纳对方、充满真诚坦率、愿意倾听彼此心灵的自然流露的良好治疗关系,就能有效地促进当事人在自己的心灵世界作探险旅行,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肯定自己,同时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有效地面对困扰和处理问题,而这些改变和学习为他提供了成长的机会。

(2) 重大人格改变

”如果我能提供某种特定形式的关系,其他人会发现他本身就具有该能力去运用这种关系,以便成长及改变。而个人之就可发生“ (Rogers,1961)

罗杰斯更进一步假设“除非在一种关系中,重大积极的人格改变是不会产生的”(Rogers, 1967)

2. 治疗关系建立的前提

治疗关系建立有助于创造一种适宜的心理气氛,使当事人在其中能经验到必要的自由,促进人格的改变。

(1) 接触:治疗双方有心灵上的接触。

敢于去问心灵痛楚,有否轻生的想法,与性有关联的隐私,创伤,痛苦和障碍

(2) 敏感:善于发现当事人出现的不一致或矛盾。

观察仔细,真实感受

(3)统整:治疗师在治疗中表现出是一致或统整的人。

治疗师的语言和内心要一致

3. 治疗关系的核心

(1)平等:

平等感((a sense of equality) 是良好治疗关系的特征。

因为治疗员并不把其知识当作秘密,也不企图把治疗过程神秘化。当事人的改变主要就是依赖这种平等关系。

(2)接纳:

当当事人体验到治疗师是以接纳的态度聆听他,就慢慢学会怎么以接纳的态度聆听自己。

当他们发现治疗师关心和看重他们(即使是那些被隐藏起来或被视为消极的领域),他们会开始看重自己。

(七)理论特色

1. 对人性正面而乐观的看法

对人性正面而乐观的看法,以及人的内在主观经验,强调当事人的积极主动地角色,以及自我负责与自我指导能力。

相信人具有成长、健康和适应的能力。当治疗员怀着这样的信念去对待当事人和治疗,就会出现一种神奇的动力,推动治疗取得进展,推动当事人发生改变。

2. 注重人而不是人所呈现的问题

注重人而不是人所呈现的问题, 在治疗中当事人是核心。

强调治疗员对当事人内心世界的理解。治疗员应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当事人的自我观念,并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他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和愿望。

3. 治疗历程是关系导向而非技术导向

治疗强调良好的治疗关系是使当事人积极改变自我,迈向成长的重要条件,关系本身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4. 重视治疗师的人格与态度

强调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的作风和态度是激发当事人积极性、促进他人格改变的关键因数

[展开全文]
蔡耀忠 · 2023-03-14 · 0

3. 治疗·目标

(1)除去防卫:

         当事人必须先除去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防卫面具,从虚假的背后显现出一个不断实现的人,并且对经验开放、信任自己、评价的内在资源、愿意不断成长。

发现他真实的面目,与他产生共鸣,建立起良好关系,影响他的行为举止,感受他的内心变化。

(2)建立关系:

因此治疗的基本目的是建立安全与可信任的治疗关系,使当事人能减少防卫,真实地自我探索,进而察觉阻扰成长的各种障碍,从而变得更开放、更能信任自己、更愿意进步,以及更愿意按照内心的标准去生活。

(3)探索成长:

个人中心治疗的目标不仅仅是解决问题,而是帮助当事人成长,这样他们就更能克服现在以及将来所面对的问题

4. 治疗结果:

(1)实际: 使当事人对自己有较实际的看法和积极的评价

(2)自主 :使当事人增加自信和较有能力自主,性格健康。

(3)接纳: 使当事人能够对自己和本身的感受以及对他人较为接纳

(4)应对: 使当事人较少对自己的经验作出压抑,较能克服压力

(5)适应: 使当事人行为上表现得成熟,适应能力强 (适应社会)

(四)自我理论

“自我”罗杰斯人格理论的核心,也是他关于心理失调的理论基础。他认为人的行为是基于他对自己的看法而定的。

传统的精神分析理论中自我: 原我(不能),自我(现在),超我(将来)

1. 自我的结构与内容

(1)概念: 指对自己心理现象的知觉、理解和评价。

是个人意识到的自我。

(2)实际: 但一个人对自我的看法并不一定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符:

低估自己会使人自卑

高估自己会使人自傲

罗杰斯的观点:一致说明他内心平静的,不一致说明内心情绪上有落差的

(3)差距:

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的差距能够作为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指标。二者差距太大,使人焦虑不安;

二者差距的缩小,会使人感到幸福和愉快

2. 自我的形成

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是在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

A。影响因素:

(1)重要人物

最主要的是通过与环境中所出现的生命中的重要人物的交流,逐渐产生自我概念。

[展开全文]
蔡耀忠 · 2023-03-10 · 0

1968年-罗杰斯成立了人类研究中心 (人文,人本理念)

一、治疗的历史(history)

(一) 治疗的创始人

以人为中心治疗(person-center Therapy) 的创始人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 卡尔。罗杰斯(Carl Roges, 该疗法发展于1940年代。

(二)重要阶段

1. 第一阶段:

四十年代1942年罗杰斯《治疗与心理咨询》出版,倡导非指导性治疗 (敢于突破)

对精神分析,行为治疗的批判

传播-说,写书

2. 第二阶段:五十年代1951年(当事人中心治疗法》(Client-centre Therapy) 出版,强调以当事人为中心,积极促进当事人的成长。

3. 第三阶段:

六十年代,罗杰斯发表《成为一个人》, 着重研究当事人如何在心理治疗中获得最佳的学习,以及探讨有助于个人改变的治疗关系,发展了以人为中心治疗。

4. 第四阶段:

七十年代,罗杰斯发展了个人成长团体--会心团体

学生案例 :他比较沉默寡言,说的第一句话:我最恨我的爸爸。初二时,带了女同学到家,遭到父亲谩骂。内心产生了极大的纠结,极大的痛苦(团体治疗)

二、 基本理论 (basic theory)

(一)人性观

A. 批判:罗杰斯不同意心理分析学派对人消极的看法,他对人有极大的信心,强调每个人的价值和尊严。

B. 倾向: 罗杰斯认为,人性的发展和生物进化一样。具有建设性的方向。他把这种方向叫做“造型倾向”(Foemative tendency)

C. 核心:

1、人·是理性的。能够自立,对自己负责,有正面的人生取向。

2、人有追求美好生活、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本性。

想象自己名字倒过来念,出现什么场景,寓意?--人有追求美好未来的倾向

3. 人是建设性和社会性的,值得信赖,可以合作

4. 人有潜在的能力足以有效地解决生活问题

5. 人有能力自我导引,迈向向自我实现

D. 冲突:

罗杰斯也承认人有侵犯冲动和各种复杂的心理冲突。

但解决这些冲突不应采取心理防御的态度,心理防御无助于问题的根本解决,甚至是有害的。

E. 动机:

罗杰斯相信人最基本的生存动机就是全面发展自己的潜能,不断成长和自我实现自己。

因此,心理治疗的目标就是“将一个具有充分潜能的人早已存在的能力释放出来”

(二)特点

  1. 以人为中心
  2. 把心理治疗看成一个转变过程 (等待)
  3. 非指令性技巧 (平等的交流),指在重大的原则性问题上不给予做决定

(三)基本原理

1. 基本假设

人在本质上是可信赖的。人有不需要治疗者直接干预就能了解直接困扰的极大潜能,只要提供适宜的环境气氛,建立有治疗功能的良好关系,使当事人体验到那些以前被自己否定和扭曲的感觉,学习接纳自己,增进自我觉察,他们就能朝着自我导引的方向成长。

2. 治疗条件

A. 治疗者的态度、个人特质、治疗关系的性质是治疗过程中首要决定因素。而治疗者的理论知识与技术则是第二位的。

B.治疗者的态度和治疗关系建立的核心条件是主要有三条:

即真诚一致、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同感的了解。

(1)真诚一致(Genuine)

是指真诚与真实,或治疗者自身的和谐一致。

治疗师在与当事人沟通时,要任随自身内部的感受和态度开诚布公地表达和流露。

使当事人感受到治疗师对自己的真诚态度,不怀疑治疗员有如何保留,就能使当事人发生内在的改变,并向建设性方向转化。

(2) 无条件积极关注(close attention)

是指不带价值判断地表达对人的基本尊重,接纳人有权产生自己的感受,对当事人的接纳与关怀是无条件的。

由此创造一种利于当事人转变自我概念的气氛,无论当事人当时的感受如何,治疗师都应予理解,甚至是珍视。

(3)同感的了解(empathy)

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

同感的了解开始于全神贯注的聆听。

治疗师的倾听和日常生活中的听是不同的。有经验的治疗师能完全进入当事人的内心世界,不仅能理解当事人自己意识到的部分,甚至对当事人尚未觉察的潜意识层的意思也能觉察出来,并把这种理解传达给当事人本人。

[展开全文]
蔡耀忠 · 2023-03-08 · 0

-来访者会说“大夫你说的这些我都懂”,其实就是向治疗师发难,采取“以退为进”的回应。

退:承认某个治疗过程中有些做法不合适。说明医患关系没有建立起来/患者的防御机制没有被打破。

进的回应:看来你现在的阻抗还蛮大的。

实效性:心理治疗是有效的,是有益的

2. 与其它相关领域的区分(difference)

(1) 心理治疗与思想工作的异同

  • 相同点:均对人,相互包容
  • 相异点:目的,性质,内容,理论,方法,人员要求,效果评价

(2) 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异同

  • 相同点:理论方法(method); 治疗过程(procedure); 非本质差异(no essential difference)
  • 咨询:给与知识,给与学习,给与训练
  • 治疗:矫正,重构,重塑,重建
  • 相异点:工作对象(object);工作者(worker);工作任务(task);工作方式(way)

3. 适应证(indication)

  • 神经症(Neurosis), 行为障碍(behavior) disorder),情绪反应(emotion reflection), 重型精神病(psychosis), 心身疾病 (psychosomatic disease), 学习问题 (learnig problem), 个性问题 (personality problem), 慢性病康复 (chronic disease), 性问题 (sexual problem) 

三、心理治疗的分类(classify)

  1. 理解上 (inunderstanding)
  • 广义--医疗全过程
  • 狭义--有针对性
  1. 形式上 ((in form)
  • 集体(二个因数:阻抗/凝聚力)
  • 个别
  1. 意识上 (in consciousness)
  • 觉醒/催眠
  1. 学派上 (in school)
  • 心理动力、行为主义、人本主义

以人为中心 (Person-centre Therapy)

卡尔罗杰斯-世界著名心理学家 (1802-1987)

职业:1.学农,2. 历史,3. 神父,4. 临床心理学

 

[展开全文]
蔡耀忠 · 2023-03-01 · 0

3. 心理治疗的发展前景

  • 健康与医学模式(medical mode)的转变 (神灵-民俗方法,自然哲学(中医,同种-顺势疗法),机械论,15世纪生物医学,1977后现代医学走向生物,心理,社会的模式)
  • 社区医疗(community medical)的发展
  • 脑科学(brain reserch)的研究

二 心理治疗的性质、区分与适用证

  1. 心理治疗的性质(narure) 
  • 自主性 (面质技术)
  • 学习性:自愿,环境,防御
  • 实效性
[展开全文]
蔡耀忠 · 2023-02-28 · 0
  1. 参与到课程中
  2. 心理健康
  3. 实施心理健康战术
  4. 学习促进推动心理健康的知识
  5. 推荐参考书目
  6. 专业思想介绍
  • 什么是心理学?
  • 能否猜出人们心理想什么?
  • 案例分享(宗教,迷信的区别)
  • 心理学,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治疗,咨询到底是什么?
  • 新的思想,想法,概念-活得自由
  • 概念:心理治疗-理论体系指导,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影响或改变病人的认识,感受,情绪和行为,调整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 psychotherapy and conseling are professional activities that utilize a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to enable people to develop understanding about themselves and to make changes in their lives
  • 心理治疗-变的工作
  • 回顾心理学历史
  • 1879年-现代心理学,德国的蒙特,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
  • 1917年-中国北京大学,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 1921年在南京成立了中华心理学学会
[展开全文]
蔡耀忠 · 2023-02-28 · 0

个人成长方向指导-怎样去生活

14个成长方向的训练

第一模块(基础模块):知道-发展-接触-爱

1.觉察,能接触和清楚自我的需要,感受和身体状况,愿意反思,亦具反思能力;-我是谁-知道

2,接纳自己,自尊自信,与自己有良好的关系,因此能接纳尊重和信赖别人;-觉察后是否接纳自己的现状-发展

3,关心他人,能与一些人发展深入而亲密的关系; - 把个人融入他人、集体、社会中,以关心关怀关注的方式,才是更高层次的表现-接触

4,爱,在关系中自然自发的关爱,以他人为中心,照顾、体谅,甚至付出自己;-自我模块的最高层次,比关心更高的为他人付出爱的表现,自我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心理治疗师是内心丰富的人-爱

第二模块:生活模块

5,真实可靠,开放,诚实,可信任与表里一致,具有自我归属感;不真实隐藏自我,带上面具扮演角色-生活准则

6,享受,懂得独处,体验宁静致远之美与乐趣,又会与群体一同享乐,玩耍和选择生活

7,自然,自主与自发性,独立自主,具个人内在控制点,不会轻易受外在评估与环境所影响,能自由的去体验和选择生活

第三模块:工作模块

8.创意和改革,有开放的心灵,具批判和创新能力,不拘泥于传统与建制,对事物有新鲜,天真,直接和独特的看法,亦做出适当的自表——因此促进与提升了个人与社群的素质 - 敢于超越自己、传统

9,冒险,生活具创新冒险精神,有勇气去面对挑战,尝试新事物和面对新体验,不断开拓生命。

第三模块-未来模块

10,活在此时此地,同时亦用自己过去和对将来的展望令自己个人更趋实在与丰盛-活在当下

11,负责任地面对和应付环境中的事物和挑战-《人格决定寿命》什么性格更长寿?性格的态度特征(态度情绪理智意志)谨慎尽责的人最长寿

12,与根源有接触:与大自然、神/上天、人类有接触,有感应和体验亲和与协调

13, 重视与珍惜人生,认识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通过反思,发现自己,勇敢面对自己,有生活中的突破、改过和更新;-珍惜生活的每一天,把每一天当最后一天

14,面向更能善用自我潜能和个人统合的成长方向迈进-马斯洛的人生最高实现,实现人生目标

5,运用范围广泛

罗杰斯相信,以人为中心疗法所指的治疗关系并不局限于治疗过程,“我长久以来已有一个信念,就是相信具有治疗功能的关系只不过是人际关系中的一个例子。事实上我深信同意的法则是辖制着所有的人际关系“

三,基本技术

(一)治疗策略

1,创造氛围:创造良好的关系氛围,使得当事人能够自由地探索内在感受

2,两种形式:

一是个别谈话治疗

二是通过“交朋友”小组进行小团体治疗(会心团体)

(二)常用技巧:倾听、开放式询问、情感反应、澄清、简洁、具体、同感、回应、接纳、对质、尊重、了解、分享、释意、鼓励、自我表露等

倾听(至关重要):实现两个目标

(1)被人理解,消除孤寂,表现内心的感激

(2)似乎得到解脱,谈更多的心里话,这是向康复转变的开始

案例:(倾听技巧的运用-不使用提问、一般化技术、自我表露等技法)

当事人-我很难去感受,有时候我搞不清楚我感到的是什么

治疗师-你时常未曾意识到你心头流过的是什么情感。(准确到位地用自己的语言把来访者的感受归纳)

当事人-是这样。我相当难以搞明白我感到什么,更不用说把那感受告诉别人了

治疗师-所以,你也感到很难让别人懂得那些情感如何触动了你

当事人-嗯,我总是把情感封闭起来,它们令人不安

治疗师-不清楚你体验到什么情感,这令你不安,而假如你明白是什么情感,由于封闭,也令你不安

当事人-小时候哭受到处罚,高兴也受到大人的斥责(影响成长的三大要素之一:价值条件)

治疗师-所以很小的时候你就懂得,你的情感会招来麻烦

当事人-每当我刚刚开始要感受到什么的时候,就什么也没了,或者弄得像一团乱麻。就这样,我认为自己没有权利感到愤怒性欲欢乐悲伤,或者随便什么。我只能做我的事,好好的,不要抱怨。

治疗师-你仍然相信,把你的感受封闭起来,不表露它们,这样更明智一些

当事人-对,尤其是对我丈夫和孩子们

治疗师-你的意思是说,你不让你的家人知道你的内心情况

当事人-我对他们会对我的情感有兴趣这一点,太没有把握了

治疗师-好像他们的确不在乎你内心的感受(当事人哭了,此刻你感到了某种东西)

(当事人继续哭,一段沉默)

当事人:我感到好难过,非常难过

治疗师-你看,现在你能够感受,也能向我谈论它

 

[展开全文]
卢效人 · 2023-02-27 · 0